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上官文斌
返回首页

上官文斌

所在地:广东广州市

咨询客服

研究方向 汽车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汽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性别:男职称:教授/博导招生专业:车辆工程招生层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所属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汽车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汽车设计理论与方法导师简介:1.上官文斌2.招收研究生事宜:欢迎力学、机械、车辆工程类专业的考生报考。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在学校完成部分课题外,每位学生均有在本人的合作单位-宁波拓普集团(拓普声学振动技术有限公司、拓普减震系统有限公司、拓普隔音隔热系统有限公司等)、东风汽车公司等企业半年~2年的科研工作机会。3.个人情况介绍湖北荆门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兴华人才”团队车辆工程学科-汽车系统匹配技术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3.1学术兼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会刊《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编委(两刊物均为EI光盘收录刊源);InternationalJournalofVehicleDesign(SCI收录刊源)客座主编(GuestEditor,Vol2009,49(4));()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车辆动力学分委会委员;3.2教育经历1981.9~1985.7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9~1988.6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9~2003.7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3.2工作经历1988.7~1994.12于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悬架、转向系统和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与分析;CAE/CAD方面的工作。1995.1~1999.7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现沈阳航天航空大学)汽车教研室任教.期间主要从事本科生《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优化设计》、《有限元》及研究生《弹性力学及有限元》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相关的科研工作。2003.8~至今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工作.目前主讲本科生《汽车设计》和研究生《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结构模态分析》等课程。4.研究领域学术方向:汽车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汽车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要应用领域:(1)汽车振动、噪声(Noise,VibrationandHarshness)分析与控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a)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商用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振动控制与隔振分析和与整车匹配设计;动力总成液阻悬置、半主动悬置的设计与开发;(b)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c)汽车排气系统的振动控制;(d)汽车底盘系统(副车架系统、悬架系统等)的隔振与振动控制研究;(e)传动系统的振动控制,等等。(2)汽车悬架与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悬架与转向系统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及与整车的匹配设计;汽车悬架控制臂结构与强度优化;空气弹簧悬架。(3)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发动机冷却风扇及其驱动系统;风扇与散热系统的匹配。5.主持在研的科研课题5.1基金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50575073):填充橡胶材料结构与流体耦合系统动态设计方法的研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流体-复杂结构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对象: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橡胶悬置和液阻悬置)、空气弹簧悬架、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等的设计方法].(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50975091):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动态设计方法的研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离散系统-连续系统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对象: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动态设计方法].(3)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号:KF2006-03):橡胶结构与流体耦合汽车零部件系统动态设计方法的研究;(4)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号:KF10162):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动态特性设计方法的研究5.2部分横向课题(1)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和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合作单位:宁波拓普声学振动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拓普减震系统有限公司).(2)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控制及曲轴扭转减振器优化设计(合作单位:宁波拓普声学振动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拓普制动系统有限公司).(3)汽车悬架控制臂的形状优化设计及在汽车悬架系统的匹配设计(合作单位:宁波拓普制动系统有限公司).(4)汽车冷却风扇设计计算与开发技术研究(合作单位:宁波雪龙集团有限公司).(5)振动噪声试验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系统开发(合作单位: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6)商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与匹配研究(合作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6.获奖2010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励二等奖获奖名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与悬置设计理论、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完成人:徐驰1,上官文斌2,蒋开洪1,张平3,扬大成4等(1宁波拓普减震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华南理工大学;3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7.论文近10年来,共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性的论文如下:7.1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且被SCI收录的论文[1]Wen-BinShangguan,Zhen-HuaLu.ModelingofaHydraulicEngineMountwithFluidStructureInteractionFiniteElementAnalysis.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2004,275(1/2)193-221.(SCI光盘、EI光盘收录)[2]Wen-BinShangguanandZhen-HuaLu.Experimentalstudyandsimulationofahydraulicenginemountwithfullycoupledfluidstructureinteractionfiniteelementanalysismodel,Computers&Structures2004,82(22)1751-1771.(SCI光盘、EI光盘收录)[3]Wen-BinShangguan,ZhichaoHou.Strategiesandcalculationmethodsforautomotivepowertrainmotioncontrolunderquasi-staticloads.Proc.IMechE,PartD:JournalofAutomobileEngineering2006,220(8):1131-1138.(SCI光盘、EI光盘收录)[4]Wen-BinShangguan,Y.Zhao.Dynamicanalysisanddesigncalculationmethodsforpowertrainmounting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AutomotiveTechnology.2007,8(6):731-744.(SCI、EI光盘收录)[5]Wen-BinShangguan,JieWu.ModellingofdynamicperformancesforHydraulicEngineMountsusingfractionalderivativeandoptimisationofPowertrainMountingSystems.IntnationalJournalVehicleDesign,2008,47(1/2/3/4),215-233.(SCI、EI光盘收录)[6]Wen-BinShangguan,Xiao-YongPan.Multi-modeandrubber-dampedTorsionalVibrationAbsorbersforenginecrankshaft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VehicleDesign,2008,47(1/2/3/4):176-188.(SCI、EI光盘收录)[7]Wen-BinShangguan.Enginemountsandpowertrainmountingsystems:areview.InternationalJournalofVehicleDesign,2009,49(4):237-258.(SCI、EI光盘收录)[8]Yun-QinZhang,Wen-BinShangguan(通讯作者).Anovelapproachforlowerfrequencyperformancedesignofhydraulicenginemounts.Computers&Structures2006,84(7/8):572-584(SCI、EI光盘收录)[9]JieWuandWen-BinShangguan(通讯作者).DynamicOptimizationforVibrationSystemsIncludingHydraulicEngineMounts,JournalofVibrationandControl,2010,16(11):1577–1590.(SCI光盘、EI光盘收录)[10]JieWu,W.-B.Shangguan(通讯作者).Robustoptimizationdesignmethodforpowertrainmountingsystemsbasedonsixsigmaqualitycontrolcriteria.InternationalJournalofAutomotiveTechnology,2010,11(5):651−658.(SCI、EI光盘收录)7.2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且被EI光盘收录的论文[1]贺良勇,田子龙,黄兴,徐驰.汽车动力总成质心与惯性参数测试实验台的开发.振动工程学报,2010,23(2):119-125.(EI光盘收录)[2]王红云,张智.多楔带传动系统振动建模及带段横向振动控制的研究.振动工程学报,2009,22(3):205-255.(EI光盘收录)[3]吴杰.含液阻悬置振动系统的时域响应计算与优化方法.机械工程学报,2008,44(9):106-112.(EI光盘收录[4]吕振华.汽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液-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仿真.机械工程学报2004,40(8):80-86(EI光盘收录)[5]宋志顺,张云清,蒋开洪,徐驰.多惯性通道型液阻悬置动态特性的实测与计算分析.振动工程学报2005,18(3):318-323(EI光盘收录)[6]上官文斌.液阻型橡胶隔振器惯性通道阻尼特性的实验与计算分析.振动工程学报2006,19(3):376-381.(EI光盘收录)(EI光盘收录)[7]黄天平,徐驰,顾彦.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振动工程学报,2007,20(6):577-583.(EI光盘收录)[8]徐驰.汽车悬架控制臂液压衬套动态特性实测与计算分析.振动与冲击2007,26(9):7-10(EI光盘收录)[9王江涛,王小莉.橡胶V带式无级变速器性能的测试与试验研究.振动测试与诊断,2009,29(2):127-132.(EI光盘收录)[10]潘孝勇,柴国钟,黄志.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方法的研究.振动工程学报,2009,22(4):345-351.(EI光盘收录)7.3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蒋翠翠,潘孝勇.汽车悬架控制臂的拓扑优化与性能计算.汽车工程,2008,30(8):709-712.[2]王江涛.全地形越野车前双横臂独立悬架与转向系统的设计分析.汽车工程,2008,30(4):345-348.[3]牛立志,黄兴.发动机曲轴多级橡胶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汽车工程,2007,29(11):991-994.[4]徐弛,黄振磊,李歧,李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位移控制设计计算方法.汽车工程2006,28(8):738-742.[5]王益有,吴敏,刘敦绿.基于无量纲性能曲线的发动机冷却风扇设计方法,汽车工程,2010,32(5):455-458.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