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新生污染物控制、环境友好材料、环境矿物学、生态矿物材料的科研科学研究。
个人简介
男,1963年11月生。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学博士学位。1993-1994年留学加拿大劳伦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被批准为部级有重要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矿物学、生态矿物材料的科研及教学工作。近年来重点研究难溶矿物金属离子、核素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灰霾形成的界面过程。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等国家项目十余项。曾7次受组委会资助出席在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奖1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2项。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主编《应用矿物学》等专著4部及专辑2部。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工作经历(1)1985.7-1987.9在西南科技大学(原四川建材学院)非金属矿系矿床研究所工作;(2)1992.7-1993.6在加拿大劳伦丁大学交流访学;(3)1993.6-2000.12西南科技大学(原西南工学院)国土资源系任教,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任总工程师,1995.11科研处副处长;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5年被评为西南科技大学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7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4)2001.3-2006.8任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绵阳市科教创业园创业中心副主任,2002年被评为中科大和中物院博导;(5)2006.8-2007.8任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6)2006.5-2012.8任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绵阳科协副主席;(7)2012.8-2018.9任西南科技大学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社科联主席;国际ICAM主席;(8)2018.9-至今任西南科技大学校长(9)2008.3-至今任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经历(1)1987.9–1992.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博连读,博士,导师:潘兆橹(2)1981.9–1985.7,西南科技大学(原四川建材学院),非金属矿系,学士,获奖、荣誉称号获奖情况:(1)《生态功能基元材料及其复合建材集成技术》,四川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四川省新闻出版局,2013.3;(2)温石棉及其代用纤维的安全性评价及毒性机制研究,科技进步、省部三等奖,中共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3;(3)跨文化联合校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共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6;(4)基于煤焦油渣再利用与膜分离技术的中小城镇污水再生系统及推广,科技进步、省部二等奖,中共四川省人民政府,2015.3;(5)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多元协同高级氧化成套技术与工程示范,科技进步、省部二等奖,中共四川省人民政府,2015.5;(6)防氡防辐射复合材料在国防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科技进步,省部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2016.8。荣誉称号:(1)1997年被批准为部级有重要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2002年荣获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4)四川高校科研管理先进个人;(5)教育部第四届优秀青年教师奖;(6)被评为教育部“优秀科技管理先进个人”;(7)四川省“优秀科技工作者”;(8)四川省劳动模范;(9)四川省第七次党代会代表;(10)绵阳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11)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涉及大气矿物粉尘与人体微生物、半导体矿物协同微生物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辐射/放射性污染(氡气、放射性废液、高放废物矿物等)、高浓度难降解印染废水污染、温石棉及其代用纤维毒性机制;大气超细矿物与大气中有害气体、重金属离子、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行为、表界面上的化学反应机制的研究以及冷、热体系天然/人工钙基矿物晶化机制及其综合利用。并由此把矿物材料-环境-生态-健康的理念结合起来,提出运用“来自天然,兼容天然,用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环境协调材料原则,大力开发自调节、自净化的生态环境矿物材料,并把中国的传统中药、纳米材料、矿物基元功能材料运用到去制造保健环境友好性材料,把矿物基元固化放射性核素,开创环境协调矿物材料研究新方向,深入揭示矿物的环境材料属性、生态材料属性,已完成“生态功能基元材料”及“高放废物矿物固化”的国家863重点和面上项目。科研项目序号项目来源项目名称(下达编号)研究起止年1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工业磷石膏生产改性硫酸钙晶须工艺开发及扩大试验2011~20142联合基金项目微生物对放射性废物减量化与核素回收研究2012~20143重点项目可吸入矿物细颗粒与常见菌的近尺寸作用研究2012~20164973计划重大项目光电子调控矿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2014~20185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高浓度难降解印染废水处理关键技术与设备及工程示范2014~20176面上项目高原寒水型钙华的微生物沉积晶化动力学机制及其环境地质意义2016~20197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纳米高强3D打印石膏材料的制备及应用2017~20188应急管理项目九-黄世界自然遗产钙华景观震后地质环境剧变及中长期演化预测2018~20189重点项目四川盆地高湿静稳大气超细矿物相复合污染物耦合界面反应机制研究2019~2023出版著作《纤维水镁石应用矿物研究》,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09出版《生态功能基元材料及其复合建材集成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08-10出版《应用矿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3出版《中国蛇纹石石棉研究及安全使用》,科学出版社,2018-08出版科研创新何辉超,董发勤,宗美荣,柯改利,聂小琴,刘明学,杨刚,何平,一种电还原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制取铀氧化物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610440841.3。徐龙华,董发勤,巫侯琴,王进明,王振,张海阳,一种锂辉石高效组合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ZL201510356506.0。董发勤,秦永莲,聂小琴,王彬,郭玉婷,覃贻琳,王孝强,一种高盐含氟-铀放射性废液的深度净化与回收方法,发明专利,ZL201510122980.7。董发勤,郭玉婷,聂小琴,王彬,刘明学,秦永莲,覃贻琳,廖辉伟,一种放射性总活度-质量浓度梯度组合递降处理高中放废液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410722686.5。董发勤,覃贻琳,聂小琴,王彬,郭玉婷,秦永莲,王孝强,一种高盐含铀废水或废液快速除铀降盐方法,发明专利,ZL201510753572.1。董发勤,何花,何平,邓跃全,一种常压开放体系中石膏异形粉体制备与改性一体化方法,发明专利,ZL201310426879.1。董发勤,马丽阳,冯启明,王维清,代群威,王伟,柱撑层载/掺杂半导体型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ZL200910265083.6。董发勤,李伟民,宋功保,卢喜瑞,杨玉山,陈世杰,一种微波法制备高放射性废液玻璃陶瓷固体化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210068539.1。董发勤,李靓洁,谌书,黄秋香,利用自养型浸矿菌-异养型浸矿菌协同连续浸取硫化矿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110266940.1。董发勤,李少甫,代成军,高磊,一种微波高温处理放射性废物连续转化烧结装置,发明专利,ZL201210128012.3。董发勤,唐朝军,代群威,张伟,肖文丁,一种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制备细菌复合磷肥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110266939.9。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